中国人寿服贸会发声 保险业一起努力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9月3日,2022年服贸会中国保险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论坛在北京首钢园召开,论坛主题为“护航经济大盘 推动保险业高水平发展”。中国人寿作为论坛战略合作伙伴,为国内外行业嘉宾、专家学者等打造金融保险业共商共建共享的沟通交流平台,探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路径,凝聚行业智慧力量

  中国人寿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蔡希良在论坛上发表演讲表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为保险业开展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保障经济发展稳定、守护人民美好生活,是保险与生俱来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推进保险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是保险业的重大使命,需要全行业一起努力,中国人寿将继续坚持“保险姓保”,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和专业性,积极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着力打造保险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动能,为稳住经济大盘做出应有的贡献。

  据了解,中国人寿充分的发挥风险保障功能,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保障重大工程建设、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市场主体、保障能源粮食安全等方面为经济平稳运行保驾护航,2022年上半年,为经济社会提供风险保障近480万亿元。

  中国人寿积极发挥保险社会治理功能,在健康保障、养老保障、新市民保障、疫情防控等方面做出有益探索,助力释放内需潜力,比如在健康保障领域,我国城镇和乡村居民大病保险至今已开展十年,中国人寿承办大病保险已覆盖近3.5亿城镇和乡村居民,2022年1至7月,赔款金额达132亿元。

  中国人寿着力发挥保险资金优势,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方式,通过产业直投基金、股权资本预算、债权资本预算、另类资管产品等多元投资方式,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等,为稳定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2022年上半年直接投资实体经济的存量规模超过3.6万亿元。

  中国人寿注重发挥综合金融优势,强化保险资金与银行资金长短配置,强化资金支持与风险保障双重支持,提供全场景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目前已经覆盖交通基建、科学技术创新、绿色金融等多个领域,为客户多元金融需求提供一揽子服务方案。

  中国人寿集团党委委员、寿险公司党委书记赵鹏,中国人寿财险公司副总裁周海涛在论坛上围绕“保险业助力社会治理”议题作主旨发言。

  2022年服贸会中国保险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论坛由北京金融监管局、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北京石景山区政府联合主办。(苏曲)

  3月7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上空,一群雨燕飞过蓝天,衔来春意渐浓的讯息。王路还提到,要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形成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布局等。她建议,逐步提升我国多层次长期资金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为科技型公司可以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推进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万泉代表表示,近年来,我们国家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科学技术创新对产业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

  过去一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科技和装备支撑稳步增强,农业绿色发展步伐加快。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如何持续推动农业高水平发展?本刊特邀请代表委员畅谈观察和思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培养用好乡村人才”。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据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1.3亿人,占全国老年人口的46.4%,占全国农村人口的26.5%。农村养老是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

  王德保透露,中心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河套合作区的区位优势,协同香港、面向全球,在河套合作区建设大湾区国创中心国际总部。

  “主轴承的服役寿命与可靠性受到材料、设计、制造技术等多种关键因素制约,研制难度随尺寸增加而倍增。

  为加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2023年,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指导意见》。

  文生视频、智能家居、智慧工厂……近年来,AI发展速度之快、应用场景范围之广备受瞩目。

  月表可开采资源均赋存于月壤/月岩地层中,月球采矿是典型的多资源共采问题。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围绕科技如何支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怎样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等线

  今年2月底,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郑仕标教授团队提出的“玻色编码纠错延长量子比特寿命”研究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在辛锋看来,中央企业在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方面,拥有多方面独特优势。为深度融入国家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充分的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及其重要的作用,不相同的领域中央企业持续探索,积淀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

  李国英介绍,2023年我国共计实施41014个水利工程项目,分为防洪工程、供水工程、灌溉工程、水生态保护和治理工程4类。张玉卓用三个字概括了中央企业今年高水平发展的路径:“高”,即高水平的协同;“质”,即质的有效提升;“量”,即量的合理增长。

  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手术机器人、远程医疗、可穿戴设备……近年来,数字医疗技术在疾病诊断、临床治疗和患者康复等领域不断开疆拓土,让健康服务更加优质可及。通过照片诊断眼部疾病、利用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心脏……各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正慢慢的变成为辅助医生诊断疾病的帮手。

  贾少谦认为:“制造业减少碳排放是实现碳中和的主战场,当下迫切地需要培育壮大绿色创新主体,激发绿色转型活力。范飞建议,可根据区域绿色技术发展优势和应用需求,完善绿色技术交易机制,同时布局建设若干绿色技术交易平台,推动绿色技术成果转化。

  “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是我国“双碳”战略实施的一项基础性、前置性的制度变革,不仅彻底打破了“能耗双控”对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展和能源化工产业的约束,且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双碳”战略,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在全世界内形成零碳经济竞争新优势。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为逐步提升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明确了方向。


上一篇: 河北新闻网_河北最威望的网络媒体_榜首新闻门户网站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 网络新闻投稿官方媒体渠道引荐-高权重够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