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机制下新闻信源采用探微

  摘 要:本文从融媒体新闻信源采用的根本原则、如何从源头上避免新闻信源失实、新闻信源如何去芜存菁等维度入手,结合融媒体新闻传播的相关案例,通过理论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访谈、调查统计等形式,力求对融媒体机制下新闻信源管理与采用,做多元化的分析探微,以启示更多新闻同行擦亮眼睛。

  独家、权威、鲜活的新闻信息资源,是新闻媒体和从业者不可多得的资源,也是新闻媒体扩大影响力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法宝”。

  但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背景下,新闻机构尤其是新媒体的工作范式较传统媒体有根本性变化。首先,新媒体信息传播要“海里捞针”,竭力追求快速、高效的首发;但同时,新闻事实又在持续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部分新闻机构和记者核实工作的缺位,导致媒体失信于读者用户甚至造成“新闻反转”的情况时有发生,对媒体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职业操守、新闻伦理形成严峻挑战。

  本文从融媒体新闻信源采用的根本原则、如何从源头上避免新闻信源失实、新闻信源如何去芜存菁等维度入手,结合融媒体新闻传播的相关案例,通过理论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访谈、调查统计等形式,力求对融媒体机制下新闻信源管理与采用,做多元化的分析探微,以启示更多新闻同行擦亮眼睛、防止误入“雷区”。

  相较于传统的“报网台”,新媒体“端微屏”除了需要文字稿件支撑外,更需要图像、音视频以及AR、VR、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支持,其对于新闻信源的需求与采用,无论是在“时度效”方面,还是在“传阅评”方面,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沃德提出的“契约主义”规范看,新闻最重要的包含可信度的诉求、无可非议的结果和人性这三个维度。沃德同时认为,只有新闻工作者重新考察自己的道德角色,他们才会作为重要的告知者—一种人性的力量而存在。而这样的“普适性道德原则”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当下融媒体工作者把握自己行为的尺度以及如何有效传播和互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结合当下新闻机构融媒体的运营实践,不少新闻媒体包括主流媒体使用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素材的情况已经十分普遍,但对于互联网海量信息的“鱼龙混杂”,主流舆论一定要经过专业的“把门”与过滤,需要新闻从业者以专业态度对“用户素材”进行再分析、再加工、再核实,这在业内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意即学界所指的“专业整合”。

  从新闻媒体社会责任的角度看,面对互联网海量新闻信源的“五彩斑斓”,新闻从业人员首先要立足传媒机构的组织架构和生产需求,遵循长久以来探索出的一系列专业规范和标准,将获得的“一手素材”整合至自身的专业以及新闻品质中。对此,不少学者指出,由于新媒体新闻信源是民众亲眼目击后提供的第一手素材,这正是主流媒体愿意采用信源的重要原因。但实际上分析主流媒体使用的内容却发现,这些被使用的信源娱乐性多于资讯性,私人性大于公共性。

  进入全媒体时代,广大的新闻舆论工作者肩负着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的重任,对待新闻事实必须有“核实核实再核实”的专业主义精神,才能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接地气、冒热气的作品。笔者通过对不同层级、不一样的行业、不一样的风格的50位新媒体“小编”调查发现,80%以上的从业人员对于来自互联网的信源,他们更倾向于采访权威部门或专家,找网友采访的情况并不多。但其中有60%以上的信源找不到或者可以联系不到“首发者”。还有三成左右的“小编”表示,对于一些新闻性不强、趣味性较强的素材,他们直接下载或使用了网络素材,并不进行必要的补充采访。作者觉得,未经核实的新闻信源存在比较大安全风险隐患,更非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需要高度警惕,防止误入虚假不实新闻的“雷池”。

  以过往国内很多著名网站或报纸曾报道过的某款不粘锅“有毒”的新闻看,其最初信源源于美国一家环境保护协会向美国环境保护署的投诉。就在美国环境保护署还未给出正式结论之前,国内诸多新闻媒体或网站已纷纷“推断”出“该锅有毒”的结论。最终经国家相关权威部门检测,才证实了“该锅无毒”的事实。舆论反转,一片哗然。

  还有更让人触目惊心的英国“冷冻货车案”:从最初的39名遇难者均为中国人到39名遇难者全为越南公民。这样人命关天的“新闻反转”,极易造成新闻媒体公信力的下降。

  学者布迪厄曾说,相对来说,自立的社会小世界组成了社会世界。这些小世界也就是布迪厄认定的客观关联的空间,即实践的场所:场域。按照布迪厄的逻辑,新闻场域可以定义为:在新闻实践中,各个位置之间构成的新闻关系网络,新闻场域既包括制作新闻的规范条例及其制定机构,也包括新闻从业者和受众,它本身是动态的,可以不断变换。

  结合新闻报道的实际案例看,新闻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对于政治、政策、国是等内容,基本不会采用非正规的“网传”“据传”等信源,编审把关也有严格规范的程序。但对于大多数趣味性、突发性、个性化的“软新闻”,新媒体往往表现出更大的兴趣,且呈现出主流媒体再次转发新媒体新闻信息的客观事实。有时候,由于新媒体对新闻信源的把关不严格,结果传统主流媒体也被带进不实新闻的“阴沟”。

  在具体操作中,新媒体新闻信源的使用,实际上也是受到了各种关系的影响。当前的融媒体“语境”下,新闻媒体之间、新闻媒体与自媒体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在新媒体的“逼迫”下,传统媒体的压力不言而喻。一些媒体为了可以获得更多的营收,不惜放弃源头管理搞“大干快上”,结果往往是迎合了客户和自身“吃饭”的需求,却造成慢慢的变多的未经核实的新闻信源被大量采用,有时还直接引发了“低级红”“高级黑”。创收“冲动”带来的隐患显而易见。

  拥有独特权威的优势新闻信源,是新闻媒体赢取“注意力价值”的关键,更是新闻媒体出奇致胜的最有力手段。换句话说,当信源成为一种可以交换的“资源资本”时,新闻媒体和采编人员无疑会思考,什么样的信源具备独家特质、具有较高的“交换”价值,他们就会在新闻生产中更看重去收集此类信源,并对“新闻价值”形成一定模式的认知,比如紧要、突发、新奇、有趣等等,并以此标准来判断信源的利用价值。

  然而,也有学者研究之后发现,当新闻从业者尤其是新媒体采编人员过分注重受众“胃口”时,就会缺乏独立、客观、公允的价值标准,导致对信源的鉴别和区分发生某些特定的程度的偏离。主要体现在:有时过分追求矛盾冲突、戏剧化情节等要素,长此以往,容易养成“看客”心态或客观造成新闻“局部失真”。

  还有的新闻媒体将“注意力价值”转化为可量化的考核指标,无形地为新闻信源和信息加工划定了“行为边界”。正因此,布迪厄特别强调反思的重要性:“要对习以为常的行动与常识、游戏规则进行质疑与反思,才能从游戏中脱离出来,找到突破的可能性。”面对以融媒体为“主战场”的新闻场域,其重点是场域中的从业者有没有反思能力,也在于大家的反思能否以集体或专业判断的精神,来寻求改变的动能。

  “信息所承载的新闻内容是不是受众最必须要知道的?这一点有时会被忽略,而能否吸引注意力却不自觉地成为了一种标准。”学者闻娱在《媒介交换网络中的新闻伦理》一书中,也委婉地阐明了一些欧洲著名学者的这种观点。

  而今,随着融媒体新闻场快速成长壮大,新媒体打破了传统新闻采访与传播的惯式,媒体获取新闻信源方式日益丰富、大大拓展,这将有利于新闻媒体对有益信源的依附。同时,新媒体传播的碎片化、“去精英化”等趋势,也使得“草根”成为主角和“网红”,并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反映了人性的本真和信息的本来面貌。

  但是,新闻媒体在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源中,不可能一味采用这些支离破碎的信息,且这些信源的自发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新闻媒体和从业者必须进一步去伪存真、去芜存菁。对此,有不少受访者也认同:“记者们在截稿前,尽可能挖掘新闻事实,他们已从自己的经验中了解到:明天的进展可能会颠覆在今天的报道中的发现,受众获得的那些‘事实’,都是一些阶段性的东西。”

  综上所述,融媒体时代,新闻媒体的公共性价值更为突出,在新闻信源前所未有、无限丰富的当下,能否为受众筛选和确认有关重要信息和公共服务,成了考量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专业水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向度。从发展的角度看,新闻媒体应当更加坚定自身“社会公器”的职责定位,坚持“校准航向再出发”,将专业精神、专业能力、正义良知发挥到极致,在守正创新中打造主流媒体影响力,在正道致远中培植“注意力价值”,从而逐步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上一篇: 股票信息量化目标剖析:假如判别股票量化生意

下一篇: 东西带来功率的进步